田月桑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田月桑时的简介:
tián yuè sāng shí
泛指农忙季节。
泛指农忙季节。
- AI解释
《田月桑时》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但是根据其字面意思和组成结构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解读。该词由“田”、“月”、“桑”三个字组成,“时”是动词后缀,表示时节、季节的意思。
-
释义:从字面上理解,《田月桑时》可能是指某个月份的农事活动或与蚕桑相关的特定时期。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月份和季节对农作物种植和蚕茧收获至关重要,因此这个词语可以引申为指代某个特定时期内适合进行某种农事活动或蚕桑生产的时间。
-
拓展意义: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来理解,“田”代表农业生产,“月”和“时”共同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而“桑”则指向与农业相关的桑树种植和养蚕业。整体而言,《田月桑时》可能象征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造句示例:
- 在《田月桑时》,农民们会根据农历月份调整耕作计划,适时播种,期待秋收。
- 为了保证蚕茧的质量,养蚕者必须遵循严格的《田月桑时》安排,确保春末夏初蚕桑的最佳生长周期。
- 古代农书常常提及《田月桑时》,指导农民合理规划一年中的耕作和收获活动。
- 这个季节正值《田月桑时》,正是种植秋粮的好时节,村民们忙碌着准备播种。
- 在古代中国,人们非常重视《田月桑时》的安排,认为这是获得丰收的关键。
请注意,“田月桑时”并非正式成语或俗语,在实际运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具体上下文来理解其特定含义。
分词解释
田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月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桑
sāng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2 姓。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