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録的拼音、解释、组词

省録的简介:

shěng/xǐng lù
1.省察。 2.视察并登记。 3.记忆;注意。

  • AI解释

关于“省录”的解释,“省”在古代汉语中意为审查或检阅,而“录”则是记录的意思。结合在一起,“省录”通常是指对某项活动或事物进行审核后所做的记录或者简化版的记载。然而,在现代常用语境中,“省录”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其特定意义或是某个地方方言中的用法。

如果指的是古代文史文献中的“省录”,则可以解释为朝廷在选拔官员、审查档案或其他重要事务时所作的简要记录或审查结果。这种解释较为接近于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些具体操作,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范围可能根据历史时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基于上述理解,“省录”作为一种特定语境下的词语,并没有广泛使用的现代意义。因此,在提供造句时,我们可能会将其作为一个古文或特定情境中的表达来处理。以下是五个基于古代文史背景的造句示例:

  1. 太守下令,对府库物资进行详细核查后作成省录。
  2. 历史学家在整理史料时,发现了一份关于先朝省录的手稿。
  3. 省录中记录了此次商队出使的情况和沿途见闻。
  4. 为了便于后续查阅,这次会议的讨论内容要详加省录。
  5. 史官将历代帝王的主要政绩进行了简洁明了的省录。

如果“省录”在某些特定语境或方言中有具体的含义,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