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院的拼音、解释、组词
政务院的简介:
zhèng wù yuàn
1.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在1954年9月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称国务院。
1.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在1954年9月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称国务院。
- AI解释
《政务院》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政务院最初设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具体来说,在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期间。当时它作为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的临时替代机构运作。
详细解释
-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确保国家权力平稳过渡和运行,成立了一个被称为“政务院”的政府架构。
- 职能:政务院在形式上是代行国务院职权的机构。实际上,它承担了当时政府决策、行政事务协调等多项职责。
造句
- 在新中国的早期历史中,政务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确保国家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 那时的政务院下设了许多部门,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 某些重大政策,在政务院讨论后才会提交至全国政协或全国人大进行审议。
- 政务院成立初期,面对诸多挑战,如社会稳定、恢复和发展生产等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
-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中国初期的政治架构,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政务院的历史与运作机制。
请注意,《政务院》一词在现代中国已较少使用,“国务院”是现行政府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名称。上述内容主要基于历史语境进行解释和造句,旨在提供背景知识,并非当前使用的表述方式。
分词解释
政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务
wù
1 事情:事~。任~。公~。特~。不识时~(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2 从事,致力:~工。~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虚。当~之急。3 追求:好(hào )高~远。4 必须,一定:~必。~须。除恶~尽。5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在中国河北省)。6 姓。
院
yuàn
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