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役臣的简介:

yì chén
1.谓供使令之臣。

  • AI解释

役臣》这一词汇并非标准的汉语术语,因此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或提供上下文。从字面理解,“役”通常指的是服务、服役或差遣;“臣”则常被用来指代臣子、仆人或在某种意义上为他人效劳的人。“役臣”一词,在现代常用语境中并不常见,但我们可以推测其可能意指那些被迫或被委派从事艰苦工作的人员。以下是对这一概念的一种扩展解释和五个造句。

解释

役臣”可以理解为在特定情境下被强制或者安排去完成繁重任务的人群。这种情形通常带有一定的压迫性质,强调了他们被他人差遣、利用或被迫执行的任务的艰辛与不自由。

造句

  1. 在旧社会,很多农民成为了地主的役臣,每日劳作却难以解决温饱问题。
  2. 这些难民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役臣,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
  3. 历史上的役臣制度不仅剥夺了人们的基本权利,还使他们成为社会结构中的被压迫者。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废除了许多不合理的役臣机制,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社会地位。
  5.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存在将儿童送入工厂或农田充当役臣的非法现象。

请注意,以上解释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义的一种推测性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遇到具体场景需要使用“役臣”一词时,建议结合上下文进行更为准确和恰当的表述。

分词解释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