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策的拼音、解释、组词

仗策的简介:

zhàng cè
1.手持马鞭。谓骑马。

  • AI解释

《仗策》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可能是指手持马鞭或行走时携带的轻便行囊。但更可能是“仗剑”或“执策”的误写或简化形式。“仗剑”指的是手握宝剑,常用于描述侠客形象;“执策”,则是指手拿着竹简或其他类似的手持物。结合具体语境,“仗策”可能有以下含义:

  1. 执策: 拿着竹制的书籍、手杖等。
  2. 仗剑: 手中握有一把剑,通常用于形容侠客或行侠仗义之人。

为了更好地解释和使用“仗策”,我们分别造五个句子:

  1. 他手持一柄宝剑,仗策走在山林之间,显得英气逼人。
  2. 夜晚的小镇上,一个书生仗策而行,手里拿着竹简,在月光下独自阅读。
  3. 荆轲在行刺秦王之前,仗策出行,准备好了最后的决斗。
  4. 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仗策寻幽”常用来形容文人外出游历或访友的情景。
  5. 他不仅是位儒生,更是个仗策江湖、以道义为己任的人。

请注意,“仗策”的具体使用情况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最合适的解释。

分词解释

zhàng

1 兵器:仪~。明火执~。2 拿着兵器:~剑。3 战争:打~。胜~。4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马。鞭~。3 激励,促进:~动。~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7 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上~。献~。决~。政~。~划。束手无~。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