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戎的拼音、解释、组词
兴戎的简介:
xīng/xìng róng
1.发动战争;引起争端。
1.发动战争;引起争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挑起战争。《书经.大禹谟》:「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左传.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
《兴戎》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发动或兴起军事行动,是一种与战争相关的词汇。"兴"在此意为发起、起动;"戎"指军队或者战事。因此,这个词一般用于描述某种原因导致的军事行动被启动的情况。
以下是五个使用“兴戎”的造句:
- 古代中国历史上不乏因内忧外患而被迫“兴戎”之例。
- 在春秋战国时代,“兴戎”是各国为了扩张领土或保护自身安全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之一。
- 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因为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升级,最终导致了“兴戎”的局面。
- 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曾多次“兴戎”,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 历史上许多朝代都经历过从和平时期到“兴戎”状态的变化过程。
请注意,“兴戎”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句子主要是基于古代用法进行的示例。
分词解释
兴
xīng,xìng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4 流行,盛行:时~。新~。5 准许:不~胡闹。6 或许:~许。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