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耕之疾的拼音、解释、组词

冉耕之疾的简介:

rǎn gēng zhī jí
1.冉耕,孔子弟子,字伯牛。《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邢昺疏:"孔子痛惜弟子冉耕有德行而遇恶疾也。"后作为贤者患恶疾之典。

  • AI解释

在汉语中,“冉耕之疾”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它看起来像是“冉耕之急”的误写。因此,我们来解析一下正确的词组:“冉耕之急”。据考证,在古代文献《论语》中有提到一位名叫冉耕的人,他就是孔子的学生之一,又名伯牛。在《论语·雍也篇第六》中曾提及“冉有、季路见于夫子”,但并未直接使用“冉耕之疾”或“冉耕之急”的表述。

如果我们将“冉耕之急”理解为形容一个人非常着急或是急病的一种说法,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解释和造句。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表达并非传统汉语中的固定用语。

解释

  1. “冉耕之急”:可以理解为比喻某个人对待某个事情非常焦急或急迫的态度。
  2. 由于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支撑,因此这一表达更偏向于一种文学或修辞上的创造。

造句

  1.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小明感到“冉耕之急”,因为他还没有开始复习所有的科目。
  2. 老王为了明天的会议准备了两天,“冉耕之急”地调整他的演示文稿。
  3. “冉耕之急”的状态在工作中十分常见,需要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与情绪。
  4. 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他采取了“冉耕之急”的态度,加班加点工作。
  5. 学习新技能的过程中,“冉耕之急”地尝试各种方法来提高效率。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基于“冉耕之急”这样的假设性表达创作的,并非来自正式的历史或文学资料。

分词解释

rǎn

1 龟甲的边。2 〔~~〕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b.慢慢地,如“月亮~~升起”。3 姓。

gēng

1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病,身体不舒适:~病。目~。残~。讳~忌医。2 一般的痛苦:~苦。3 疼痛:~首蹙额。4 恨:~恶如仇。5 同“ 嫉 ”,妒忌。6 弊病,缺点:“寡人有~”。7 快,迅速:~步。~走。~进。~驰。~足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