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画卷的拼音、解释、组词
南诏画卷的简介:
nán zhào huà juǎn
1.唐南诏名画。亦名《南诏国史图》﹑《中兴国史画》。唐光化二年(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南诏画师绘,取材于南诏地方政权建立的故事。画笔生动精美,宗唐人笔法,为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原藏故宫,今在日本。
1.唐南诏名画。亦名《南诏国史图》﹑《中兴国史画》。唐光化二年(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南诏画师绘,取材于南诏地方政权建立的故事。画笔生动精美,宗唐人笔法,为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原藏故宫,今在日本。
- AI解释
《南诏画卷》这个术语并非正式的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名称,而是一种拟制的表达方式。它可能指的是对南诏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一种综合描绘和展示形式。在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南诏画卷”可以被用来形容一种对南诏王朝(公元7世纪至13世纪)全面的展现。
详细解释
- 南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彝族建立的政权,存在于公元7世纪至13世纪之间。它的统治范围覆盖了现在的云南省、四川省南部以及越南北部等地区。
- 画卷:指的是以长卷形式绘制或书写的图画或历史故事,能够全面展示一幅主题。
结合这两个概念,“南诏画卷”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通过文字、绘画或其他艺术手段对南诏王朝进行的全方位描述和展现。这种“画卷”可能包括了南诏的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军事防御等多个方面,旨在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
造句
- 学者们希望通过研究《南诏画卷》,揭示出这个时期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
-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能看到一幅展现南诏文化的《南诏画卷》长卷画。
- 《南诏画卷》中的故事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 《南诏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与人民生活,值得一看。
-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南诏的历史文化遗产,《南诏画卷》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分词解释
南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画
huà
1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2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①成卷轴形的画;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3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5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6 同“ 划 ”。
卷
juàn,juǎ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试~。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