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家的简介:

shí jiā/gū/jie
1.指先秦十个学术派别。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2.指荀卿﹑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等辞赋家十人。 3.指唐开元中十王宅诸王。 4.指唐宫中得到皇帝宠幸的女伎艺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先秦十个学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见《汉书.卷三○.艺文志》。

2. 荀卿、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襃、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等十位辞赋家。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铨赋》。

词语“十家”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见词汇,通常用来指一个包含十个家庭或居民的小规模聚居单位。这种表述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基层组织的一个特点,尤其是指村落或者小城镇中的基本社区构成。

详细解释:

  • 含义:十家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邻里制度,主要用以表示一个小的居住群体,通常指的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共同生活的十个家庭或住户。

  • 历史背景:“十家”作为基层组织单位,在《周礼》等古籍中多次出现。在某些时期,这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具体到实施层面,“十家”的成员之间通常会有关联性,可能是亲戚、邻居或具有某种社会关系。

  • 功能与作用:这样的邻里组织有助于加强社区内部的联系和团结,便于政府进行管理和居民之间的互助,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注重社群关系的特点。

造句示例:

  1. 古代中国的基层治理模式中,十家为一个基本单位,相互帮助,在紧急情况下也能迅速集结。
  2. 在那个年代,每户人家都在十家中,彼此熟悉,互相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
  3. 每当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这十个家庭会迅速行动起来,提供援助。
  4. 通过定期的聚会或者活动,十家成员之间不仅能增进友谊,还能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与和谐。
  5. 在古代,每个十家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和义务,在国家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分词解释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