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之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原之下的简介:

jiǔ yuán zhī xià
九原:山名,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

  • AI解释

九原之下》这个词并非来自传统的中文经典文献或成语典故,它似乎更多地被用于现代文学作品中以营造一种意境或者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在古代汉语中有“九泉”之说,用来形容极深的地下、死者所居之处,引申为死亡之地或阴间。“九原”则是指那些长眠于大地之下的人们。因此,《九原之下》可以理解为在逝者安息的地方或是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详细解释

  • “九原”:古代中国的一种说法,指的是深埋地下、古代陵墓众多之处,也用来象征亡者的安息之地。
  • “之下”:表示在某个位置或场所下面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死者的敬仰与怀念。

造句

  1. 在《九原之下》,他寄托了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怀念。
  2. “我愿化作一缕青烟,飘荡在《九原之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之情。
  3. 他的墓碑上刻着“《九原之下》,长眠之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4. “在《九原之下》,我们共同守望着这份永恒的爱。”这句话用来表达家庭成员或爱人之间跨越生死的精神联系。
  5. 在这个清明节,我们一同前往祭扫祖先陵墓,仿佛可以听到他们在《九原之下》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与智慧。

这些造句结合了“九原之下”的深层含义,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以展现其在表达情感和情境中的运用。

分词解释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yuán

1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2 本来:~样。~型。~址。~主。3 谅解,宽容:~宥。~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5 同“ 塬 ”。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