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串夷的简介:

chuàn yí
1.即混夷,古代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名。

  • AI解释

关于“串夷”这个词语,它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含义,可能是古代文献中的特定用语或方言用词。根据上下文推测,“串夷”可能与边疆民族管理或文化交流有关。然而,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面意思来拆解,可以理解为“穿行在外族地区”、“与外族交流”的意思。

  1. :表示穿过、经过。
  2. :在古代常用来指华夏文明以外的其他民族,这里可以泛指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的居民。

基于上述解释,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描述这种情境或活动的句子:

  1.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获取资源和加强对外部势力的认识,常常会派遣使者进行串夷访问。
  2. 在清朝初期,为了解决与周边民族的关系问题,朝廷会安排官员进行多次串夷任务。
  3. 由于地理环境特殊,串夷行动往往需要克服各种自然障碍,同时也可能遇到当地部落的阻挠。
  4. 文人墨客为了研究边疆文化,也会主动选择开展串夷活动,以获取一手资料和体验。
  5. 在一些历史剧中或文学作品中,主角可能会因为某种使命而踏上串夷之旅,从而经历一系列冒险与挑战。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基于“串夷”可能的含义编写的示例,并非源自实际的历史事件。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参考具体的历史文献或者专业词汇工具书进行查证。

分词解释

chuàn

1 多个同类东西连贯在一起:~讲。贯~。2 连贯起来的东西:~珠。~铃。3 错误地连接:~行(háng )。~味。~换。4 互相勾通、勾结:~气。~供。~通一气。5 由这里到那里走动:~乡。~门儿。6 扮演戏剧角色:~演。客~。7 量词,用于连贯起来的东西:一~儿葡萄。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