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举里选的拼音、解释、组词
乡举里选的简介:
xiāng jǔ lǐ xuǎn
1.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从乡里中考察推荐。
1.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从乡里中考察推荐。
- AI解释
《乡举里选》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在地方范围内由乡、里的推荐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旨在通过考察民间德行和才能,实现社会底层人士的上升机会,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被选中的人员具备一定的德才素质。
详细解释
- 乡举:指在乡里范围内进行的举荐活动。乡是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 里选:指的是在更小的基层组织——里(一个乡之下)中选拔人才的过程,通常里是十户或百户左右的人群组成的基本行政单位。
这种制度强调了公平和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科举制下因地域、出身等因素造成的不公现象。通过这种方式选出的人才往往被赋予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从而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
造句
- 古代中国的乡举里选制度为民间百姓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 在这种乡举里选的机制下,许多人才得以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官员。
- 如果古代实行了更加完善的乡举里选制度,可能可以更好地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来治理国家。
- 乡举里选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基层治理的一种体现。
-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采用这种制度,但它的理念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这些例子展示了“乡举里选”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分词解释
乡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举
jǔ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里
lǐ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
选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