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下焦的拼音、解释、组词
爨下焦的简介:
cuàn xià jiāo
1.即焦尾琴。借指高雅之古曲。
1.即焦尾琴。借指高雅之古曲。
- AI解释
“爨下焦”这个词并不常见,看起来像是一个特定情境或文学创作中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它可能是指某一种特殊的状态或者描述某种场景。不过,基于提供的字面意思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构造,可以理解为与柴火、燃烧后状态相关的一种比喻性表达。
-
解释:根据“爨”(cuàn)字,它常指烧饭的灶或者炊事的意思,“下焦”在医学上指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在此语境中可能更多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描述。如果按照字面理解,“爨下焦”的描述可能是指燃烧后的柴火残余物,或者是比喻事物彻底被消耗或处理后的状态。
-
造句:
- 在那个破旧的窑洞里,他捡起了地上的“爨下焦”,那是多年前未完全燃尽的煤块。
- 他们家的祖传古董木雕,历经岁月的侵蚀,如今只剩下表面的一层“爨下焦”般的痕迹。
- 虽然公司经历了惨重的打击,“爨下焦”式的困难时期已无法避免,但我们仍有希望重新站起来。
- 她把那些“爨下焦”般模糊不清的记忆都丢进了时间的深渊里。
- 这场大火烧得非常彻底,屋内几乎只剩下了“爨下焦”似的灰烬。
请注意,以上解释是基于对词语字面意义的理解进行推断,并没有具体的文献或语境支持。如果是在特定的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或其他情境中出现这个词,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结合具体背景进行理解。
分词解释
爨
cuàn
1 烧火做饭:分居各~。2 灶:“客传萧寒~不烟。”3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文房四宝~》。4 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5 姓。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焦
jiāo
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2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3 酥,脆:~脆。~枣。4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