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监的拼音、解释、组词
都监的简介:
dū/dōu jiān/jiàn
1.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2.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3.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4.宋代道教职称名。
1.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2.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3.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4.宋代道教职称名。
- AI解释
《都监》一词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一般指负责监督和管理某一地区或某些事务的官员。具体的职责、级别以及对应的现代职务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所不同。
在宋代,都监是指一种重要军政职位,通常用于驻守边疆或关键城市,其主要任务是军事监督与协调,有时也兼管地方民事事务。
以下是五个使用“都监”一词的例句:
- 在宋代,开封府的都监负责城防安全和军队调动。
- 由于叛军逼近,该镇的都监紧急加强了巡逻力度。
- 都监一职不仅涉及军事管理,有时也会参与地方治理工作。
- 某位著名的将领曾经担任过边境要塞的都监多年。
- 宋代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都监的故事和情节。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