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的拼音、解释、组词
重五的简介:
zhòng/chóng wǔ
1.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又称重午。
1.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又称重午。
- AI解释
《重五》,通常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其名称来源于古代文人对这一节日的称谓,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第五个月(即五月),而在这一天又有一个重日(两个五相重叠)。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节日主要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融入了驱邪避害、祈福纳祥等习俗。
详细解释
- 起源与意义: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后来为了纪念屈原而固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传统活动来纪念他,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和菖蒲。
- 习俗:
-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象征着对屈原的哀悼以及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
- 吃粽子:粽子是用竹叶包裹糯米和其他馅料(如豆沙、猪肉等)做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 悬挂艾草和菖蒲:这两种植物被认为具有驱邪避害的功效。
造句
-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习俗非常丰富,除了吃粽子外,家家户户都会用五彩线编织成各种形状挂在小孩的脖子上以求平安。
- 端午那天,村子里会组织一场盛大的龙舟比赛,村民们纷纷前往观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 按照传统习俗,在端午这天大家不仅会吃粽子、喝雄黄酒,还会在门窗悬挂艾草和菖蒲以驱邪避害。
- 今年端午节,我们一家计划去公园里包粽子,既享受美味又增进了家庭之间的感情。
- 千年来,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来纪念屈原并庆祝重五这一特殊的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分词解释
重
zhòng,chó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2 程度深:~色。~病。~望。~创。3 价格高:~价收买。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7 言行不轻率:慎~。自~。
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