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民证的拼音、解释、组词

选民证的简介:

xuǎn mín zhèng
1.选民参加选举时证明其资格的证件。

  • AI解释

选民证》,全称“选举权证明书”,是指由国家或地区选举管理机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公民的一种证明文件。它表明持有者在特定的选举中拥有合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中国,选民证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普遍使用(目前主要以电子化的形式存在),但在一些地方选举、如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中,仍有可能会用到这一概念。

详细解释: - 对象与范围选民证发放的对象是符合一定年龄条件和居住要求的公民。 - 权利证明:持有该证件意味着持有人具备参与该地区或级别选举的权利。 - 内容构成:一般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有时还会标明持有人在特定选举中的登记信息及投票资格状态。

造句示例:

  1. 村民们积极参与了村委会选民证的申请流程,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2. 在这次社区选举中,每一个拥有有效选民证的人都可以参与投票。
  3. 为了确保公平公正,选举委员会将对所有提交的选民证进行严格审核。
  4. 小李顺利通过了选民资格审查,并领取了本次县人民代表大会的选民证
  5. 随着电子化管理的普及,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取消传统的纸质选民证发放。

分词解释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zhèng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