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竖的拼音、解释、组词

那竖的简介:

nà/nǎ/nèi/nā shù
1.美少年。

  • AI解释

看来您提供的词语“那竖”可能是一个误解或者输入错误,因为在中国汉语中,“那竖”并不是一个标准或常见的词汇。通常我们讨论汉字结构时会提到“横、竖、撇、捺、点”等笔画。

如果我们假设您可能是想询问与“竖”有关的字形描述及其使用情况,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竖”的解释和造句。在中文中,“竖”是指从上到下书写的笔画或结构。

“竖”的详细解释

  • 定义:竖是一种汉字笔画形态,表现为从上至下的线条。
  • 作用:在书写过程中,竖的使用可以给文字增添力度和平衡感。它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其他笔画组合成不同的字形。

五个包含“竖”结构字例及其造句

  1. 字例:“中”
  2. 汉语中有许多包含“竖”的字,“中”就是一个例子。
  3. 造句: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评价,他做到了真正的“中流砥柱”。

  4. 字例:“立”

  5. “立”字由一横、三竖组成,形象地描绘了站立的形态。
  6. 造句:父亲一直教育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立”于社会。

  7. 字例:“木”

  8. 虽然“木”的基本笔画只有两笔(一横和一竖),但它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汉字。
  9. 造句:公园里的古树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它们象征着时间的“木”结。

  10. 字例:“山”

  11. “山”由三个相同的竖向结构组成,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模样。
  12. 造句:黄山的云海和奇石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的“山”景之中。

  13. 字例:“力”

  14. “力”字中包含两条对称的竖向结构,象征着力量的凝聚。
  15. 造句: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力”量使他从未放弃过努力奋斗。

如需查询其他特定词语或了解更多关于汉字的信息,请提供更准确的内容。

分词解释

nà,nǎ,nèi,nā

1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shù

1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立。~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琴。~起耳朵听。2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3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着写。4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