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锤的拼音、解释、组词

袖锤的简介:

xiù chuí
1.见"袖椎"。

  • AI解释

袖锤》,作为一种传统兵器,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轻便防身武器。在古代中国武侠小说中、民间传说或影视作品里,它常常被描绘为一种方便携带的小型打击工具,因其小巧轻便可以放入衣袖中而得名“袖锤”。它主要由铁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形或椭圆形体构成,中心或边缘装备有锋利的刃口或是突出的小刺。在战斗时,使用者通常会依靠手腕的力量快速挥动,利用其重量和形状来攻击对手。

造句

  1. 在江湖武林中,袖锤因其便捷性和实用性深受一些武者喜爱。
  2. 为了自卫,侠客往往会在袖子里藏一把袖锤作为防身之用。
  3. 袖锤虽然体积不大,但在高手手中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4. 随着现代武术和表演艺术的发展,袖锤也成了展示中华传统兵器文化的一种方式。
  5. 尽管袖锤在实战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它依然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古代防身工具。

分词解释

xiù

1 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子。套~。~标。2 藏在袖子里:~藏。~手旁观。~刃(袖藏利刃)。

chuí

1 配合秤杆称(chēng)轻重的金属块:秤~(秤砣)。2 敲打物件的器具:~子。铁~。3 用锤敲打:~打。~炼(①磨炼;②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技艺等精炼、纯熟)。千~百炼。4 古代的一种兵器,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铜~。5 古代重量单位,一锤等于八铢(一说六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