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稽的拼音、解释、组词

诸稽的简介:

zhū jī/qǐ
1.天神名。 2.复姓。春秋时有诸稽郢。见《国语.吴语》。

  • AI解释

诸稽》并非一个广为人知或常见使用的词汇,它不是来自现代汉语的标准用语或者典籍中的明确记载。不过,“诸”在古代汉语中意为“众、各”,“稽”则有考察、考核之义,也可以理解为姓氏的一种称呼,如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伍子胥的原姓即为“诸稽”。因此,《诸稽》这个词可能需要具体语境来进一步解释。在没有特定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断《诸稽》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或某种姓氏。

造句(假设性情境):

  1. 在春秋时期,诸稽郢作为齐国的相国,在政治上颇具手腕。
  2. 古代史书有记载,《诸稽》家族曾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重要门阀之一。
  3. 假如古代有一个《诸稽》国或部族存在,那么其在历史舞台上可能会扮演重要角色。
  4. 在《诸稽》家的宗祠中挂有历代先人的画像和事迹碑文。
  5. 今天,尽管《诸稽》姓氏已非常罕见,但这个名字仍然偶尔出现在历史学家的研究记录中。

请注意,上述句子是在没有找到具体信息背景下的假设性造句。如果《诸稽》有特定的历史或文化意义,建议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适当的用法。

分词解释

zhū

1 众,许多:~位。~君。~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3 犹“之”:“能事~乎?”。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6 姓。

jī,qǐ

1 停留:~留。~滞。2 考核:~核。~查。~考。无~之谈。3 计较:反唇相~。4 至。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