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槎的拼音、解释、组词
角槎的简介:
jiǎo/jué chá
1.斜砍。
1.斜砍。
- AI解释
《角槎》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指代的是古代书籍版面设计中的一个术语,具体指的是书页边缘部分因印刷、装订等问题而出现的文字或图案断裂、错位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书页文字不完整或者是出现了图文不连贯的现象。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古代书籍中,尤其是线装书,因为制作工艺的限制,有时会出现书页边缘部分的文字被裁切掉一部分或者印刷出现瑕疵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角槎”。
- 成因:可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雕版刻印时的错误、书页在装订过程中裁剪不准确、或是抄写、印刷时的失误等。
- 影响:对于古代文献的研究和保护来说,“角槎”的存在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因此在古籍修复工作中,这一术语也是非常重要的。
造句
- 古书《论语》中有一处文字因“角槎”而缺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考证来恢复原文。
- 学者们致力于将那些因“角槎”而残缺不全的经典文献重新整理完整。
- 在修复古籍时,必须非常小心地处理每一处可能出现的“角槎”,以确保原貌不变。
-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本唐代的手抄本,由于年代久远和保存条件不佳,出现了严重的“角槎”现象。
-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图书馆特别聘请了专家来修复那些存在“角槎”的古代书籍。
分词解释
角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