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工的拼音、解释、组词
拨工的简介:
bō gōng
1.解放初中国农村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 2.分派工作。
1.解放初中国农村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 2.分派工作。
- AI解释
关于“拨工”一词,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和地方,它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通常,“拨工”这个词可能会出现在一些特定的职业或者专业领域中,或者是某些方言或行业用语中。然而,基于常见的语言环境理解,“拨工”的概念更有可能是指将工人从一个工程项目或工作岗位调配到另一个,或者是某些临时性的任务分配。
详细解释
- 工程管理:在建筑、施工等工程领域,“拨工”可能指的是调整人员配置,从某个工地或者项目中调派工作人员去其他需要劳动力的地方。
-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内部的人事调配方面,“拨工”同样是指根据工作需求对员工进行调配或重新分配。
- 方言使用: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也可能有特定的用法。比如,在某些地区可能指的是工人参与临时性的工作任务。
造句
- 因为新项目开工,公司决定拨工一部分熟练技术员到现场。
- 考虑到工程进度,项目经理建议进行一次拨工调整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 在这个季节性的行业里,我们必须善于根据市场需求拨工。
- 为了应对临时的紧急任务,我们需要从其他部门进行拨工调配。
- 公司决定在不同项目之间合理拨工,优化整体的人力资源配置。
请注意,“拨工”一词的具体含义可能因语境和地域而有所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理解。以上解释及造句基于较为通用的理解提供参考。
分词解释
拨
bō
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动。把钟~准了。~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云见日。2 分给:~发。~款。~付。3 治理:~乱反正。4 掉转:~转马头。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分成两~儿。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