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契的拼音、解释、组词

忘年之契的简介:

wàng nián zhī qì
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忘年之契 (wàng zhī nián qì) 是一个成语,用于形容不同年龄或辈分的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这里的“忘年”指的是尽管双方在年纪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关系像同龄人一样亲密和紧密;“契”则表示这种关系非常牢固、真诚,类似于古时候通过结盟或约定而形成的一种深厚情感。

造句

  1. 我和老教授之间建立了忘年之契。尽管我比他小了二十多岁,但我们讨论学术问题时,总能产生共鸣,他的智慧和热情深深地影响着我。

  2. 退休后的李爷爷与小区里的孩子们成了忘年之契,在节假日里,他们常常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3. 老张与邻居小王在一次社区活动中结缘,从此成为忘年之契,经常互相帮助,交流心得。

  4. 虽然小刘只有二十多岁,但他与年近七旬的王老师之间的关系却如同忘年之契一样深厚,两人共同参与了一个公益项目,让这段友谊更加坚不可摧。

  5. 大学教授张教授与社区青年志愿者们建立了深厚的忘年之契,他们在环保、教育等领域合作,互相学习成长。

这些句子展示了“忘年之契”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并强调了这种特殊关系不受年龄或辈分限制的特点。

分词解释

wàng

1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qì,qiè,xiè

1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约。~据。房~。2 相合,相投:相~。~合。默~。~友。~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厚。3 用刀雕刻:~刻。~舟求剑。4 〔~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5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文(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