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胆俱裂的拼音、解释、组词

心胆俱裂的简介:

xīn dǎn jù liè
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非常悲愤或害怕。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西湖佳话˙岳坟忠迹:人人见了心胆俱裂,杀得金兵四散五落。亦作心胆俱碎。

1. 形容非常悲愤或害怕。《三国演义》第三七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西湖佳话.岳坟忠迹》:「人人见了心胆俱裂,杀得金兵四散五落。」也作「心胆俱碎」。

心胆俱裂》这个成语,出自于《明史·卓茂传》,原句是“心胆俱碎”,后来演变为“心胆俱裂”。其主要含义是指由于极度恐惧或惊吓而内心和胆气都到了极点的破裂状态。形容人因极端恐惧、惊讶或者意外情况导致的精神崩溃,感觉仿佛灵魂与肉体都被撕裂了。

详细解释

  1. 情感层面:通常用于描述人在遭遇极为恐怖、令人震惊的情景时所表现出的极度恐慌和绝望。
  2. 心理影响: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内心被彻底撕裂或摧毁。
  3. 比喻使用:除了直接描述人因惊吓而表现出来的极端情绪外,还常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力、精神或者信念在某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下崩溃。

造句

  1. 当听到那个噩耗时,他的心胆俱裂,整个人仿佛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勇气和希望。
  2. 看到那场大火的惨烈场景,他不禁心胆俱裂,几乎无法继续观看下去。
  3. 在恐怖电影里,他经常被吓到心胆俱裂,即使走出影院后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4.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很多人都是心胆俱裂,不知所措。
  5. 他的表演将角色的恐惧和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经历了“心胆俱裂”的人。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分词解释

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dǎn

1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2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3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

1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2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liè,liě

破开,开了缝(fèng ):~开。~纹。~缝。~痕。~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隙。~罅(裂缝)。分~。破~。决~。割~。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