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恨不相逢未嫁时的简介:

hèn bù xiāng féng wèi jià shí
男女有情,而女方已经嫁人,因相识太晚而感到遗憾。

  • AI解释

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原诗为:“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意思是:如果与你相遇在我不曾出嫁之前就好了。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于邂逅心仪之人之时的遗憾情绪,即若是早知有你,她或许就未曾选择或等待婚姻。

详细解释

  1. 背景: 这句诗出自一首表达女性对理想伴侣(此处指诗人所追求的对象)深切爱慕之情的作品。
  2. 情感: 表达了一种未得与心仪之人相遇的遗憾,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感情无法重来的惋惜。
  3. 情景: 通过“红烛”、“拜舅姑”的传统婚礼仪式描绘了古代女子出嫁时的情景。

造句

  1. 小芳看着眼前的他,心中暗自感叹:“恨不相逢未嫁时。”
  2. 她望着窗外的风景,不禁想起了那段青涩的时光,感慨道:“真希望我们能早些相遇,在我未曾出嫁之时。”
  3. 两人在大学时期就相识了,如今她已为人妻,只能无奈地说:“若非恨不相逢未嫁时,何至于此。”
  4. 她站在镜子前整理妆容,看着镜中的自己,心想:“若是能回到从前,与他早些相遇该多好,恨不相逢未嫁时啊!”
  5. 他们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相识,而她早已结婚生子,不由得发出了“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叹。

分词解释

hèn

1 怨,仇视:怨~。愤~。仇~。痛~。2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事。悔~。遗~。抱~终天。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féng

1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2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3 姓。

wèi

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jià

1 女子结婚:出~。~娶。再~。~奁。~妆。2 〔~接〕把不同品种的两种植物接在一起,让它变种,达到提早结果、增加抗性、提高品种质量等目的。3 把祸害、怨恨推到别人身上:~怨。~祸于人。~非(委过于人)。转~。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