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藷的拼音、解释、组词

番藷的简介:

fān/pān shǔ
1.同"番薯"。

  • AI解释

番藷》,通常写作“番薯”,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红薯、地瓜或者山芋等作物。这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16世纪被引入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中国古代文献和词汇中,“番藷”这一名称体现了当时对外来事物的认识态度。

详细解释

  • 来源:源自明代《闽部疏》一书。
  • 含义:指的是从海外传入的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广泛种植的食物。
  • 特性:根茎肥大,皮色多样(如红色、黄色),味道甘甜,适合煮食、蒸食或制成干品。

造句

  1. 这个季节正是番薯丰收的时候,农民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2. 番薯不仅口感细腻香甜,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是冬季里暖胃的好食物。
  3. 奶香番薯粥既简单又营养,是老少皆宜的早餐佳品。
  4. 古代文献中提到“番藷”,反映了当时对新引进农作物的认识与记录。
  5. 小时候奶奶总是喜欢用番薯做各种糕点,那味道至今仍让我怀念。

分词解释

fān,pān

1 遍数,次,回:三~五次。2 轮流更代:轮~。更(gēng )~。3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邦。~茄。~薯。4 倍:产量翻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