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苏门的简介:

sū/sù mén
1.山名。在河南省辉县西北。又名苏岭﹑百门山。晋孙登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孙登。

  • AI解释

苏门》并非一个广为人知或常见使用的词汇,因此可能需要澄清一下您指的是哪个具体的《苏门》,以便提供准确的解释和例子。不过,根据常见的用法,“苏门”通常是指苏轼与其弟子们形成的文学流派或者圈子,这一术语来源于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苏门四学士”,他们是苏轼的学生,包括秦观、黄庭坚、张耒等。

解释

  • 苏门:在古代文化中特指与苏轼(东坡居士)相关的文人圈或其学术影响的圈子。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许多学生和追随者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文化群体。

  • 该名称也象征着这种文化群体间深厚的艺术交流关系、共同的文化追求以及相似的思想观点。

造句

  1. 苏门的弟子们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交流与合作,还经常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和文化活动。
  2. 即使苏轼去世多年后,他创立的苏门仍在文坛上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3. 在那个时代,许多年轻才子都以成为苏门的一员为目标,希望得到大师们的指导与赏识。
  4. 苏门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代表着自由、创新和高雅的文化追求。
  5. 作为苏门的重要成员之一,黄庭坚在继承和发展苏轼诗歌风格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果“苏门”一词指的是其他特定含义或文化背景,请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解释和示例。

分词解释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