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麑的拼音、解释、组词
纵麑的简介:
zòng/zǒng ní
1.汉刘向《说苑.贵德》:"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事又见《韩非子.说林上》﹑《淮南子.人间训》等。麑,幼鹿。后常用为形容仁爱之典。
1.汉刘向《说苑.贵德》:"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事又见《韩非子.说林上》﹑《淮南子.人间训》等。麑,幼鹿。后常用为形容仁爱之典。
- AI解释
词语“纵麑”在古代典籍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可能是在特定的情境或文言文中使用。根据其字面拆解,“纵”通常表示放任、释放的意思;“麑”,指的是小鹿。结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测“纵麑”的含义可能是“放养小鹿”或者在某些情境下有更特殊的含义。
不过,为了确保解释的准确性,我们需要查看是否有具体的典籍或文献使用了这个词组,并给出其特定意义。没有明确出处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合理推断。
基于上述推测,“纵麑”的具体解释可以是:将小鹿释放出来饲养或是给予它们自由。
造句示例(假设性):
- 古代某贵族曾下令在自己的苑囿内“纵麑”,希望通过这种做法来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政府决定“纵麑”于野外保护区,在其中放养一些小鹿,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 在一个古代的狩猎故事中,主人公通过“纵麑”的方式,间接地教育了贵族们不要过度捕杀动物。
- 某个寓言故事里说:“君子乐得山水间, 不必‘纵麑’亦自欢。”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和恢复生态平衡,公园管理部门决定“纵麑”,让小鹿在园区内自由活动。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根据推测编写的,旨在帮助理解词语的潜在用法。如果能够找到更具体的典籍中关于“纵麑”的记载,则需要依据原文进行准确解释。
分词解释
纵
zòng,zǒng
1 放:~虎归山。~火。2 放任;不拘束:放~。~目四望。~情。~观全局。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身。4 即使:~然。~使。~令。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横交错。~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贯。~深。6 起皱纹:~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了。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