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缪桑土的拼音、解释、组词

绸缪桑土的简介:

chóu móu sāng tǔ
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 AI解释

词语“绸缪桑土”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先秦时期的《诗经·豳风》,原文是:“迨旦当归氏,周公居其室。无曰不宜,绸缪牖户,既入于康,斯螽动股。”

从字面上解析,“绸缪”在古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紧密包裹或仔细地编织的样子,常用于描述房屋的搭建和修缮;“桑土”,则是指养蚕与种桑所用的土壤。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早晨应当回家了,周公住在那房子里。不要说不适合,要紧紧加固门窗,既入室安顿好之后,蟋蟀开始在大腿上振动(蟋蟀振动翅膀于人的大腿之上,象征着家安顿好了,蟋蟀也开始来造访)。

这个词语后来多用来比喻治理国家或家庭,应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也就是说,在安定和繁荣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以免将来出现危险时措手不及。

以下是五个使用“绸缪桑土”的句子作为示例:

  1. 为了应对可能的经济危机,政府应像《诗经》中所说的那样,提前绸缪桑土,做好各种预案。
  2. 这家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重视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正是遵循了绸缪桑土的原则。
  3. 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我们要像古人倡导的那样,绸缪桑土,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4. 无论生活多么顺利,都应保持谨慎态度,做到居安思危,如《诗经》中所言的绸缪桑土。
  5. 对于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就像古代先民建造坚固房屋一样,绸缪桑土,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分词解释

chóu

1 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子。纺~。~缎。2 束缚,缠绕:~缪(a.缠绕捆缚,如“迨天之未阴雨,彻波桑土,~~牖户”,意思是没下雨之前,就要把门窗捆绑牢固,后遂用“未雨绸缪”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b.缠绵,如“情意~~”)。3 古同“稠”,致密。

sāng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2 姓。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