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陀罗的拼音、解释、组词

干陀罗的简介:

gān/gàn tuó luó
1.亦作"干陀"。亦作"干陀啰"。 2.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印度境,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3.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

  • AI解释

干陀罗(Gandhara),又译为甘达拉、甘多罗,是一个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南部地区的一个古代王国。它主要活跃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0世纪之间,在历史地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化上,干陀罗被看作是印度与希腊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之一,尤其是在佛教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以及阿富汗南部。
  • 文化特征干陀罗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和历史位置,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汇点。在这一区域,希腊化风格与印度传统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风格,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所谓的“犍陀罗艺术”,对后来的东亚乃至西方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 重要性干陀罗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之一,而且是中亚地区佛教传播和发展的关键区域。其独特的佛教造像艺术,融合了希腊、波斯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元素,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造句:

  1. 干陀罗的艺术风格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展现了多样的艺术魅力。
  2. 干陀罗地区发现的佛像艺术品被广泛认为是佛教艺术中极具价值的遗产之一。
  3. 研究干陀罗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东西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及其历史意义。
  4. 通过对比分析干陀罗时期的不同类型雕塑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模式。
  5. 干陀罗地区的佛教艺术不仅影响了中国、朝鲜半岛等地的艺术发展,还间接影响了西方世界的美学观念。

分词解释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