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科的拼音、解释、组词

常科的简介:

cháng kē
1.通常的规格;普通的等级。 2.谓一般科第。

  • AI解释

常科》,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指常规性的科目。在唐代及之后的朝代中,朝廷会定期举行选拔官员的考试,并将这些考试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常科”是对通过特定科目考试取得功名、进而进入官场的正式途径而言的。相较于“制科”,常科指的是定期举行的考试,“制科”则是皇帝临时或特别设立的考选方式。

详细解释

  • 定义常科是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按照固定程序和规定时间进行的例行性科举考试。
  • 特点
  • 定期举行,如唐代的科举每年一次,有春闱、省试之分。
  • 参加者不限身份,包括平民百姓皆可报考。
  • 考核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诗文等。

造句

  1. 唐朝时期,许多士子都希望通过常科考试来实现自己的仕途梦想。
  2. 宋代的常科考试更加注重对实际行政能力的考察,鼓励考生多读史书政论。
  3. 清朝年间,常科成为文人追求功名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少人因此进入官僚体系。
  4. 在古代中国,“举凡人才之选拔、仕途之开辟,皆通过常科这一制度来实现”。
  5. 《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表达过他对于参加常科考试的向往与期待。

以上造句展现了“常科”作为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在不同朝代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士子们人生道路的影响。

分词解释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