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抡吞枣的拼音、解释、组词

浑抡吞枣的简介:

hún lún tūn zǎo
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同“浑沦吞枣”。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囫囵吞枣」。见「囫囵吞枣」条。

2. 此处所列为「囫囵吞枣」之典源,提供参考。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赵州大萝卜头》1>僧问赵州2>:「承闻和尚亲见南泉3>,是否?」州云:「镇州4>出大萝卜头。」这僧也是个久参底,问中不妨有眼,争奈赵州是作家,便答他道:「镇州出大萝卜头。」可谓无味之谈,塞断人口。这老汉大似个白拈贼相似,你才开口,便换却你眼睛。若是特达英灵底汉,直下向击石火□,闪电光中,才闻举著,剔起便行。苟或伫思停机,不免丧身失命。江西澄散圣判,谓之东问西答,唤作不答话,不上他圈缋。若恁么会,争得远录公云:「此是傍瞥语,收在九带中。」若恁么会,梦也未梦见在,更带累赵州去。有者道:「镇州从来出大萝卜头,天下人皆知;赵州从来参见南泉,天下人皆知。这僧却更问道:『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所以州向他道:『镇州出大萝卜头。』」且得没交涉。都不恁么会,毕竟作么生会?他家自有通霄路。不见僧问九峰5>:「承闻和尚亲见延寿6>来,是否?」峰云:「山前麦熟也未?」正对得赵州答此僧话,浑似两个无孔铁锤。赵州老汉是个无事底人,你轻轻问著,便换却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7>吞个枣。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 (2) 赵州:释从谂(西元778∼897),唐高僧。谂,音ㄕㄣˇ。精心玄悟,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主张真正的见性,身边事物随手拈来,启人禅机。昭宗时圆寂,年一百二十,谥真际禅师,世称为「赵州古佛」。 (3) 南泉:释普愿(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练玄义。贞元十一年,挂锡池阳南泉山,自建禅斋,足不下南泉三十余载。有「南泉斩猫」公案留世。 (4) 镇州:地约在今河北正定县一带。后汉时称镇州,宋代初期延用,后升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详。曾受法于延寿禅师。 (6) 延寿:释延寿,生卒年不详。弃吏出家,五代时于杭州永明寺,倡导禅净兼修,发扬「净土思想」,圆寂后赐号「智觉禅师」。 (7) 浑仑:同「囫囵」、「浑沦」。指整个的,完整的。〔参考资料〕 《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陆氏》而今不欲穷理则已,若欲穷理,如何不在读书讲论?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终不成又学他,于章句外别撰一个物事,与他斗。

3. 此处所列为「囫囵吞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囫囵吞枣」原作「浑仑吞枣」。《碧岩录.卷三》记载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问赵州和尚是否曾亲见过南泉大师?赵州打了个比喻,回答说:「镇州出产大萝卜头。」本来这位僧人问赵州时是别有用心的,想不到赵州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打了比方。这番对答,表面上看来真是无味,直堵人口,害得这位僧人才一开口,却只换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赵州此番回答若是听在有智慧人的耳内,恰如电光石火,一闻便透彻心灵。否则,想破头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为镇州出产大萝卜头,天下人皆知,赵州去参见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这位僧人明知故问,所以赵州才会如此回答,不跟他啰嗦。恰如曾经有僧人问九峰和尚:「是否见过延寿和尚?」九峰回答说:「山前的麦子成熟没?」这个回答和赵州的回答刚好呼应。就像是两枝无孔的大铁槌,一敲就定。赵州和尚本无机心,想不到僧人轻轻一问,得了个瞪大眼睛的讶异。此番对答,若是有智慧的人,可以细嚼慢咽,意趣无穷;没有智慧的人,可能会像一口把枣子吞下肚,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后来「囫囵吞枣」就从《碧岩录》原文中的「浑仑吞个枣」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糊,或为学不求甚解。

实际上,“浑抡吞枣”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常用词汇。可能您想表达的是“囫囵吞枣”,这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正确的拼音是 “hú lún tūn zǎo”。接下来我将为您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以及提供五个例句。

成语释义

囫囵吞枣:形容读书或者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不加分析地全部接受或处理,就像吃枣子一样整个吞下去,不去仔细咀嚼和消化。有时也用来比喻行事草率、不经思考。

成语出自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读君诗,未尝不痛恨于古人,而自谓不得力于苏、黄太多;及读近作,知其前身皆以囫囵吞枣之过。”意思是说写作和读书都要仔细钻研,不能囫囵吞枣。

造句

  1. 小明看书总是囫囵吞枣,连标点符号都不注意。
  2. 老师告诫我们,学习时要认真思考,而不是囫囵吞枣。
  3. 写作前必须先深入理解材料内容,不能囫囵吞枣。
  4. 他做事总是一知半解,常常是囫囵吞枣般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5.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一遍,就很难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hún

1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3 全,满:~身。~然。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6 姓。

lūn lún

手臂用力旋动:抡刀。抡拳。

tūn

1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2 兼并,侵占:~没(mò)。~并。~蚀。~占。

zǎo

1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红。~泥。囫囵吞~(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