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消寒会的简介:

xiāo hán huì/kuài
1.旧俗入冬后,亲朋相聚,宴饮作乐,谓之"消寒会"。此俗唐代即有,也叫暖冬会。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人在冬至后,聚集朋友,轮流出钱饮酒的聚会。见《北京岁时志.十一月.冬至.消寒会》。《红楼梦》第九二回:「明儿不是十一月初一日么?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个老规矩,要办消寒会,齐打伙儿坐下喝酒说笑。」也称为「九九消寒会」。

消寒会》通常是指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习俗,多见于严冬季节。这一名称中的“消”可以理解为消除、驱散的意思,“寒”自然指的是寒冷,而“会”则指相聚、集会。综合起来看,《消寒会》是一种为了应对寒冬,通过聚集人们进行活动以取暖和互相交流的习俗。这种聚会形式多样,往往包含了娱乐、饮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目的:古代中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冬季寒冷时相聚在一起饮酒作乐,不仅是为了驱寒,也是为了增进邻里间的情感。
  2. 活动内容:通常会包括围炉夜话、饮酒唱歌、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项目,有时也会有表演、猜谜等活动增加趣味性。
  3. 文化意义:“消寒”在传统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含义,除了驱寒之外,还寓意着驱逐病灾、祈求来年的好运和丰收。

造句

  1. 每到冬天,村里的老人们就会聚在一起举办消寒会,通过分享故事和回忆来温暖彼此的心。
  2. 小明家每年都会在冬至那天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消寒会,全家人围坐一起品尝美食,其乐融融。
  3. 学校组织了一次以“迎新春、驱严寒”为主题的师生消寒会,在寒冷中带来无限暖意。
  4. 在这样的消寒会上,不仅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加深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
  5. 今年的消寒会在社区文化中心举办,吸引了许多居民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个温馨的时光。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消寒会》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分词解释

xiāo

1 溶化,散失:烟~云散。~融(亦作“消溶”)。~失。~逝。~亡。~沉。~极。~化。2 灭掉,除去:~除。~灭。~毒。~炎。3 把时间度过去:~夜。~夏。~闲。~遣。~磨(mó)。4 减少,损失,耗费:~耗。~损。~退。5 需要:不~说。6 中医学病名:~疾。~渴。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