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事的拼音、解释、组词

滞事的简介:

zhì shì
1.积压或难决的事。

  • AI解释

词汇解析

滞事: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它是由“滞”和“事”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滞”意味着停滞不前、拖延;“事”则是指事情、事务。综合来看,“滞事”的意思是指因处理不当或拖延导致的事情变得复杂、难以解决的情况。

造句

  1. 因为项目立项之后迟迟没有明确的执行方案,导致前期调研工作进展缓慢,最终拖成了一个严重的滞事**。
  2. 公司内部沟通不畅,许多重要决策往往会被延误,这使得一些本来简单的管理问题变成了棘手的滞事
  3.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导致某些项目的进度严重滞后,形成了难以克服的滞事
  4. 滞事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拖累整个团队的工作进程,并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 长期以来对一些关键问题采取拖延的态度,使得这些问题逐渐积累成为了一个个难解的滞事

以上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滞事”概念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影响。希望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