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度的拼音、解释、组词
溶度的简介:
róng dù/duó
1.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给定量的物质中能够溶解的量。
1. 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给定量的物质中能够溶解的量。
- AI解释
实际上,“溶度”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可能是“溶解度”的误写或方言表达。我们通常会说“溶解度”,它是指一种物质在特定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或者说是该物质能够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溶解度解释:
- 定义:某一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质最大克数。
-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溶剂性质、溶质性质、压力和温度等。如温度升高通常会提高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但对气体则相反。
造句:
- 在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 溶解度数据对于药剂学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 降低温度可以增加某些物质的溶解度,这对于工业结晶过程非常有用。
- 化学家需要准确掌握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以优化反应条件和产物纯化方法。
- 在设计饮料配方时,了解蔗糖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这里的“溶度”确实是想要表达“溶解度”,上述解释及造句均适用。如果有其他含义或是在特定语境下使用,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准确解答。
分词解释
溶
róng
1 〔~~〕a.形容宽广;b.形容水流动;c.形容月色荡漾。2 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化。~解。~液。~剂。~洞。
度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