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裳而治的拼音、解释、组词

垂裳而治的简介:

chuí cháng ér zhì
垂衣而能治理天下。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 AI解释

垂裳而治》是一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君主在治理国家时能以从容不迫、宽广开放的态度进行统治,其本意是指帝王穿着礼服坐于殿堂之上治理天下,通常被赋予一种理想化的政治图景。

“垂裳”原指古代帝王穿的衣服下摆下垂的形状,“而治”则表示治理。整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儒家对理想君主形象的一种描绘,即通过恰当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操守来治理国家,使天下安定有序。

以下是五个使用《垂裳而治》的造句:

  1. 在这位明君的领导下,国家得以“垂裳而治”,人民安居乐业。
  2. 他提倡儒家学说,在朝堂上垂裳而治,以仁政和礼制来治理国家。
  3. 历史上那些贤明的帝王,多能垂裳而治,使天下太平。
  4. 这种垂裳而治的方式,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民本思想的理解与实践。
  5. 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后,终于得以垂裳而治,国家开始走向繁荣。

分词解释

chuí

1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4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

cháng,shang

1 〔~~〕光明。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