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垛口的简介:

duǒ/duò kǒu
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短墙。另见duòkǒu。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垛口,是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中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墙或城楼上,士兵用来进行观察和射击的地方,通常设置在墙体的一侧或者顶部,用于射箭、投掷武器或是近距离战斗。它一般由木制或石制的框架组成,上面覆盖有遮蔽物(如盾牌板),可以保护守卫人员免受敌人的直接攻击。垛口的设计使得士兵可以在掩护下进行有效的射击和观察,是古代城市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造句

  1. 城墙上的每一个垛口都显得那么沧桑与厚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2. 在这次的历史模拟游戏中,我扮演了一个在垛口中作战的士兵。
  3. 古老的城墙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洞就是当年用于防御战斗的垛口
  4. 考古学家们通过挖掘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军事遗址中,几乎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关于垛口的痕迹或遗存。
  5. 漫步于古城堡废墟之间,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将士在垛口下顽强抵御敌军的英勇与坚韧。

分词解释

duǒ,duò

1 墙或某些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有支撑或掩蔽作用:~子。~堞(城墙上凹凸状矮墙,即“女儿墙”)。城~。2 土筑的箭靶子:箭~。射~。中(zhòng )~。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