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字狱的简介:

wén zì yù
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 AI解释

文字狱》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冤案类型,它指的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和控制舆论,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一系列严厉的文字审查、迫害活动。这种做法通常发生在专制君主政治下,利用对书籍、文章或言论的限制来压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以达到钳制人民思想的目的。文字狱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造句:

  1. 在清代,由于乾隆年间兴起的文字狱,许多士子为了自保而不敢多言,文化氛围也因此变得压抑。
  2. 清朝的统治者通过各种文字狱来钳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使得思想的创新被严重抑制。
  3. 他深知在那个时代,不小心的一笔一划都可能触犯到皇帝的忌讳,因此他谨慎地选择用词和表达方式以避免文字狱的发生。
  4. 此次事件后,官方再次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审查力度,并通过文字狱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5. 为了避免陷入文字狱,许多学者采取了更加低调或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1 监禁罪犯的地方:监~。~吏。~卒。地~。越~。2 罪案,官司:冤~。文字~。断~。~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