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龙缚虎的拼音、解释、组词
擒龙缚虎的简介:
qín lóng fù hǔ
捉拿蛟龙,缚住猛虎。比喻制服战胜强敌。
捉拿蛟龙,缚住猛虎。比喻制服战胜强敌。
- AI解释
《擒龙缚虎》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元朝无名氏创作的杂剧《五龙堂双献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力量强大到能够制服非常强大或难以控制的事物,常用于描述人的勇力、智慧以及掌控能力。
【详细解释】 - 擒:捕捉。 - 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之一,通常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威严。 - 缚:绑住、捆绑。 - 虎:大型猫科动物,性情凶猛,常用来比喻非常强大且难以控制的事物。
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用极大的力气或智慧成功制服了极其强大或难以掌控的对象。它通常用于赞扬某人的英勇行为或者描述一种成功的制胜策略。
【造句】 1. 在这次战役中,将军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士兵们的勇猛,实现了擒龙缚虎的壮举。 2. 他面对众多挑战时毫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将那件棘手的事处理妥当,真可谓擒龙缚虎。 3. 警察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擒获了这个长期潜逃的大毒枭,为案件画上了圆满句号。 4. 小王运用创新思维解决了公司的经营难题,真是有如擒龙缚虎般的智勇双全! 5. 他不仅身体健壮有力,更有高超的技巧与智慧,在比赛中成功捕获对手,真正做到了擒龙缚虎。
分词解释
擒
qín
1 捉拿:~拿。生~。就~。欲~故纵。~贼先~王。
龙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
缚
fù
1 捆绑:绑~。手无~鸡之力。解~。2 拘束:束~。作茧自~。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