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腕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掰腕子的简介:
bāi wàn zǐ
1. 两人互相握住对方的一只手比赛腕力。
1. 两人互相握住对方的一只手比赛腕力。
- AI解释
掰腕子,这个词语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口语化。它指的是用手臂的力量来较量、比试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或游戏方式。
详细解释:
- 玩法:两人面对面站立,各自抓住对方的手腕,然后通过用力拉扯手臂的方式试图使对手失去平衡或者被拉倒。
- 背景:掰腕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可能作为人们闲暇时的一种娱乐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锻炼臂力和展现力量的体育活动。在一些地方,它也被称为“握手”、“手搏”等。
- 文化意义:除了作为一种健身运动之外,在民间还被赋予了比试武艺、展示男子汉气概的文化象征意义。
造句:
- 小明和小刚小时候常在家里掰腕子玩,看谁的力气大。
- 在这次社区组织的手工活动上,他们特意安排了一个掰腕子环节,让大家体验一下这种传统游戏的乐趣。
- 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大爷还是每天坚持练习掰腕子来保持体力。
- 为了庆祝运动会开幕,学校特别设置了掰腕子比赛项目,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
- 在那个充满活力的夏天,村里的小伙子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掰腕子,比拼谁更有力气。
这些句子展示了“掰腕子”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掰
bāi
1 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把烧饼~成两半。2 方言,指情谊破裂,决裂:我们早就~了。3 方言,指分析、辨别道理:我把这些问题都跟他~通了。~扯。
腕
wàn
1 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手~。~骨。~力。扼~(表示惋惜等情绪)。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