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1053-1102)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师道(1053-1102)的简介:
chén shī dào (1053-1102)
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师从曾巩。官至秘书省正字。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之一。诗好苦吟,推崇杜甫,但作品较生硬艰涩。有《后山集》。
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师从曾巩。官至秘书省正字。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之一。诗好苦吟,推崇杜甫,但作品较生硬艰涩。有《后山集》。
- AI解释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他是一位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详细解释:
- 生平背景:陈师道出身于一个贫穷的书生家庭,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才华。成年后长期担任地方官吏,但因直言进谏多次被贬。
- 诗歌风格:他以追求古诗之法著称,重视诗作的质朴、平淡之美,反对过分雕琢和形式主义的写作方式。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擅长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与平凡景象,给人以深远的艺术感受。
- 文学成就:陈师道的代表作品有《后山诗集》等,在宋诗史上被誉为“拗体”,因其诗作多为五七言近体绝句,用字较为生僻、古雅,句式也显得曲折不平。
造句示例:
- 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独特,他追求质朴自然的文风,在宋诗坛上独树一帜。
- 他的《后山诗集》中包含了许多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描写的作品,展现了宋朝社会风貌。
- 虽然陈师道生活清贫,但他依然保持了高洁的生活态度和纯粹的艺术追求。
- 在文学研究领域,很多学者都将陈师道作为宋代诗歌风格转变的重要代表来探讨。
- 陈师道的“拗体”诗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激励了一大批诗人追寻朴实无华的艺术道路。
分词解释
陈
chén
1 排列,摆设:~列。~兵。2 述说:~述。~情。详~。~诉。~说。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
师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