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的拼音、解释、组词

钟惺(1574-1624)的简介:

zhōng xīng (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创始人。提倡幽深孤峭的文学风格。有《隐秀轩集》。

  • AI解释

钟惺(1574-1624)》是对明代文学家钟惺的介绍。钟惺,字伯敬,号退谷,广东归善(今惠州市)人。他与同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的钱谦益并称“竟陵二大家”,是明代公安派和晚明小品文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详细解释

  1. 生平:钟惺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后世因其对文学的贡献而闻名。
  2. 文学主张:他推崇自然、真挚的艺术风格,在诗文中强调情感的真实与个性的独特性。其文学理论著作《隐秀轩集》等作品影响深远。
  3. 创作特点:钟惺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内心世界。

造句

  1. 钟惺的诗歌常常以其真挚情感打动读者。
  2. 他的散文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3. 在研究明代文学时,《钟惺》是绕不开的人物之一。
  4. 文学爱好者们常阅读钟惺的作品来学习其创作技巧和理念。
  5. 钟惺的小品文以其精炼的表达方式著称于世。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钟惺在明末清初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在文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分词解释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