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坛的拼音、解释、组词

盟坛的简介:

méng tán
1.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

  • AI解释

盟坛》在古代文献中有时出现,通常指的是结盟、订立誓约时使用的特定场所或祭坛。这一词汇多用于描述古时候国家之间或者不同势力间举行结盟仪式的地方。

详细解释:

  • 盟坛:一般指设于郊外的特定场所,用来进行庄严地缔结联盟或条约的仪式。古代中国在举行这类仪式时,会挑选一个环境清幽、庄严肃穆的地方作为盟坛

  • 这种形式的盟誓通常伴随着一定的宗教或礼仪活动,如祭祀天地、祖先等行为,以增强盟约的神圣性和不可违背性。

造句示例:

  1. 古代的诸侯在春秋时期为了维护各自的权益和安全,常会在郊外设立盟坛举行结盟仪式。
  2. 那个年代的盟坛不仅是国家间关系的见证,也是民间信仰活动的一部分。
  3.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盟坛成为国与国之间稳定和平的关键所在。
  4. 《史记》中有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也曾设立过一个巨大的盟坛,象征着全境内的统一和团结。
  5. 虽然现代很少再有盟坛这种形式出现,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依然被人们所珍视。

通过以上解释及造句的例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盟坛”这一词汇及其应用背景。

分词解释

méng

1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2 指结拜弟兄:~兄。~弟。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 发(誓):~誓。

tán

1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地~。登~拜将。2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3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法~。4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文~。球~。论~。5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