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党的拼音、解释、组词

余党的简介:

yú dǎng
1.剩馀的党羽。 2.其他党徒,同伙。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未完全被消灭的残余党羽。【例】政府平定叛军后,立刻展开追缉余党的行动。

1. 未完全被消灭的残余党徒。《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渤海,皆平之。」《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

《余党》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从字面上看,“余”是“剩余、多余”的意思,“党”有“集体、派别”的含义。因此可以推测,《余党》可能指的是某种被排除在外的群体或某次运动后的遗留部分等,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来看。

在没有明确语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字面意义进行一些合理的猜测和解释:

  1. 指某一特定事件(如政治运动、历史事件)之后存活下来的人员。
  2. 与主流或主流观点不同的少数群体。
  3.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指代被边缘化或排除在外的某个团体。

下面提供5个基于这些猜测的造句供参考,但请注意实际使用时应确保与具体语境相符合:

  1. 那次政治运动后,许多参与者的家人成为了余党,承受着社会的冷眼。
  2. 这个观点虽然新颖,但仍被视为余党思想,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3. 在改革初期,一些旧体制下的企业成为余党,享受到了政府的部分支持和保护。
  4. 历史上许多被遗忘的小团体也被认为是余党,在特定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
  5. 有些艺术家因为与主流风格不符而被视为余党,在艺术界边缘挣扎求生。

需要注意的是,《余党》作为词汇,其具体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如果该词出现在特定文献中或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分词解释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dǎng

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羽。朋~。死~。3 指亲族:父~。母~。妻~。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