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俗士的简介:
sú shì
1.庸俗不高尚的人。 2.见识浅陋的人。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1.庸俗不高尚的人。 2.见识浅陋的人。 3.未出家的世俗之士。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见识浅陋的人。《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2. 鄙俗的人。《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俗士》一词在中文中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举止、思想观念较为普通或世俗的人,多带有轻微贬义。这种人往往缺乏高尚情操,不追求高雅情趣或是深邃的思想境界,更多关注的是日常琐事和物质享受。
详细解释:
- 俗:指一般化的、普通的。
- 士:古代对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的称呼,这里可以引申为具有一定知识或社会地位的人。
《俗士》一词强调了这些人虽然可能在生活上过得安稳舒适,但往往缺少理想追求和精神寄托,因此显得较为平庸。这个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在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等方面表现平平或是过于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世界的个体。
造句示例:
- 这个展览本来是想提升大家的文化素养的,但没想到这些俗士们只关注展品的价值,根本不在意其中的深层含义。
- 小李是一个俗士,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和职业发展,而不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 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里,那些墨守成规、毫无主见的人会被视为俗士。
- 我们不应把目光局限于物质享受上,而应有志向高远的胸襟。否则,就只能算是俗士了。
- 与这些俗士交往久了,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空虚了。
这些造句通过具体情境展示了“俗士”这一概念的不同侧面和应用方式,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及用法。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