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制刚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柔制刚的简介:

yǐ róu zhì gāng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刚:刚强。用柔和的办法去制服刚强的。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柔弱之道来制服刚强。比喻用温和的方法取胜。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铁保等条陈修防各事,惟于原议高堰石坦坡,未曾筹及蓄清刷黄,专在固守高堰,实得全河关键,以柔制刚,其法最善。亦作以柔克刚。

1. 用柔弱之道来制服刚强。比喻用温和的方法取胜。《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铁保等条陈修防各事,惟于原议高堰石坦坡,未曾筹及蓄清刷黄,专在固守高堰,实得全河关键,以柔制刚,其法最善。」也作「以柔克刚」。

以柔制刚》这个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它并非一个固定成语或俗语,而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策略。通常来说,“以柔制刚”指的是用柔软、温和的力量来制服坚硬、刚强的事物。这种策略常被比喻为在处理问题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达到预期目标。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的兵法、太极拳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有体现。

从字面来看: - 以:使用 - 柔:指柔软、温和的力量 - 制:制服、控制 - 刚:坚硬、刚强的事物

以柔制刚”强调的是利用柔性的力量或策略来达到目标,而不是直接对抗或采取强硬手段。

以下是五个包含“以柔制刚”的造句:

  1. 在谈判中,他决定运用以柔制刚的策略,用温和的话语和耐心去说服对方。
  2. 通过教育孩子时采用以柔制刚的方法,家长既能让孩子的性格更加温顺又不会伤害到他们的心灵。
  3. 即使面对强硬的对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也可以运用以柔制刚的战略来寻找突破口。
  4. 他觉得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应该多用些以柔制刚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家人们相处得更加和谐。
  5. 在体育比赛中,灵活运用以柔制刚的原则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挑战,并最终获胜。

请注意,“以柔制刚”并非一个固定成语或俗语,在使用时可以适当调整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róu

1 植物初生而嫩:~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2 软,不硬:~软。~韧。~嫩。~滑。3 软弱,与“刚”相对:~懦。~弱。刚~相济。4 温和:~顺。~和。~曼(柔和妩媚)。~情。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gāng

1 硬,坚强,与“柔”相对:~强。~直。~烈。~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健。~毅。~决。~正不阿(ē)。~愎自用。2 恰好,恰巧:~~(a.恰好;b.才)。~好。3 才:~才。~来就走。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