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举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党举官的简介:

yǐ dǎng jǔ guān
按照朋党关系来选拔官吏。

  • AI解释

词语解释

以党举官

这个词语并非标准的历史或政治术语,可能是对“以党取人”或者“举荐”的误读。在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中,“以党举官”一般理解为通过家族、宗族、同乡等关系进行官员的选拔和推荐,这是一种可能存在于某些历史时期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强调的是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公平竞争的方式(如科举考试),而“以党举官”则更多地体现了某种形式上的偏私或裙带现象。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这种做法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提倡或是批评。

造句

  1. 古代社会中,由于缺乏公正透明的选拔机制,导致了一些官员通过“以党举官”的方式走上仕途。
  2. 在改革之前,有些地方长期存在着‘以党举官’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3. 为防止“以党举官”带来的腐败问题,我国不断加强反腐败斗争和制度建设。
  4. 历史上,“以党举官”的做法曾一度盛行,但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这种现象逐渐得到了遏制。
  5.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党举官’行为,确保公职人员选拔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这些句子旨在说明“以党举官”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强调现代社会治理中对其必要进行严格限制和规范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dǎng

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羽。朋~。死~。3 指亲族:父~。母~。妻~。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