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乡的拼音、解释、组词
君子乡的简介:
jūn zǐ xiāng
1.汉末王烈义行称于乡里,恒以德感人,盗贼亦为所化,故时人誉其所居乡为君子乡。参阅《后汉书.王烈传》。
1.汉末王烈义行称于乡里,恒以德感人,盗贼亦为所化,故时人誉其所居乡为君子乡。参阅《后汉书.王烈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东汉时王烈以行义称誉于乡里,故时人美称他所居住的地方为「君子乡」。见《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王烈传》。
实际上,“君子乡”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俗语或固定搭配,从字面看,它似乎可以拆解为“君子”与“乡”,其中“君子”指的是有德行的人,“乡”则可能指代地方。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君子乡”这一具体词汇的使用或明确含义。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基于这两个词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和拓展解释。
解释:
- 君子:传统上特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 乡:可以理解为地方、家乡或者乡里人等。
综合考虑,“君子乡”可能被解释为具有高道德品质的家乡或乡里的居民。如果结合具体的语境,它还可以衍生出一些特定的意义。
造句:
- 这位老前辈虽然已经离乡多年,但他依然保持着君子乡的风范。
- 我们的家乡一直以培养和推崇君子乡而自豪。
-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常说:“我们都是君子乡的人。”
- 即使漂泊在外,他心中始终怀念着那个养育了他的君子之乡。
-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们都体现了人们对品德高尚的家乡或地方的尊重与推崇。
以上是对“君子乡”这一假设性词汇的理解和应用示例。如果有更具体的文化背景或者特定的语境需求,请进一步提供信息以便于给出更加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君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乡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