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骨的拼音、解释、组词
松骨的简介:
sōng gǔ/gū
1.松树的树干。 2.比喻仙风道骨。
1.松树的树干。 2.比喻仙风道骨。
- AI解释
“松骨”一词并非常见词汇,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中的用法或者是拼写错误。根据您的描述,“松骨”可能是想表达“淞沪会战”的某个侧面或精神内涵。“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之间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持续时间从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2日。期间,中国士兵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守阵地,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如果将“松骨”理解为形容词或动词的话,可能是指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战斗、坚强不屈的状态。“松”,在中国文化中常有坚韧、不易折断的意思;而“骨”,则象征着坚强、刚毅的品质。因此,“松骨”可以被赋予一种精神特质:在艰难条件下依然保持坚定和顽强的精神。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将提供5个与“松骨”(即抗日将士们的英勇形象)相关的造句:
- 他像一位松骨战士,在战火纷飞中坚守阵地。
- 抗日战争中的松骨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 松骨战士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不朽的历史篇章。
- 每当我回顾那段历史时,都会被那些松骨英雄的故事所感动。
- 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铭记先辈们的松骨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
请注意,“松骨”作为词语在日常语言中的使用较为罕见,上述解释基于对“淞沪会战”及相关语境的理解进行的联想和构词。如果您有其他关于具体用法或语境的需求,请告知我以便提供更准确的帮助。
分词解释
松
sōng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规矩太~。~懈。4 放开:~手。~绑。~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6 姓。
骨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