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暴民的简介:

bào mín
参与暴动或暴乱的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以违法或暴力行为引起社会动乱不安的人。【例】一些治安较差的国家,常见暴民在天灾之后趁机打劫。

1. 统治者指称以暴力行为挑战既有社会秩序或政治秩序的群众。

暴民》这个词在日常使用中较为少见,它通常出现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和批判性。"暴民"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1. 基本含义:在广义上,“暴民”指的是行为失去控制、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的民众群体。这个词往往用来形容一群人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采取了非理性或暴力的行为,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崩溃。

  2. 历史与文学中的使用:“暴民”的概念更多出现在批判性的话语中,特别是在讨论历史上某些时期人民起义、骚乱等事件时。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集体行为的无序和破坏力。

5个造句如下:

  1.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农民们因为赋税过重而聚集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看似“暴民”的群体。
  2. 他担心一旦发生动乱,混乱中的人民可能会变成“暴民”,导致更多不可预知的后果。
  3. 历史上许多起义都始于平民百姓不满政府政策,他们逐渐组织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甚至被称为“暴民”。
  4. 在讨论《水浒传》时,我们可以看到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某些情况下也被视为‘暴民’,因为他们反抗官府的压迫。
  5. 通过分析古代史书上的记载,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时所谓的“暴民”的行为动机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请注意,“暴民”这个词往往含有负面评价,并且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争议。在现代语境中,更倾向于用具体、中性的词汇来描述相关情况,以保持对话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分词解释

bào,pù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4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6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露〕显露,如“~~无遗”。8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