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的拼音、解释、组词
杜甫(712-770)的简介:
dù fǔ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
- AI解释
《杜甫(712-770)》这一表述实际上是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平的一个概括,其中包含了其出生和去世的具体年份。杜甫是盛唐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因其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的苦难经历,被誉为“诗史”。
详细解释
-
生平与时代背景: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但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目睹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
诗歌风格和内容:杜甫的诗风多变,既有描绘自然美景的作品,也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的痛苦与矛盾。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广泛地触及到民生疾苦和社会问题。
-
重要作品: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杜甫的经典之作,通过这些诗作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
-
影响与评价:在文学史上,杜甫被公认为唐诗巅峰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并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造句
-
杜甫(712-770)的作品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
通过研究杜甫(712-770)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变迁。
-
在阅读《春望》这首诗时,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动荡的时代,感受到了杜甫(712-770)的心声。
-
杜甫(712-770)不仅是诗人,更是那个时代历史的真实见证者。
-
他的诗歌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杜甫(712-770)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情感深度。
分词解释